正确认识净宗法门
诸位法师、诸位大德、诸位同修:
昨天,我们将佛法概略地作了一个介绍。我们学佛,首先要认识佛法,佛法的宗派法门很多,也必须要明了,然后才有适当的选择,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不至于空过。那么我们选择的是净土宗的法门,当然对净土宗也要有深刻的认识。
净土宗是世尊唯一的真传,尤其是在现代这个时代。世尊为我们说出净宗的三经。第一部经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是世尊在世的时候唯一多次宣说的,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地去注意它,因为佛说一切经一生当中只讲过一次,没有讲过第二遍的,唯独净土的这个《无量寿经》是多次宣说的,古大德的考证确确实实在经论里面找出依据 ,证明这一部经佛不只讲一遍,至少是讲过三遍以上《无量寿经》。在讲《无量寿经》之前,最初所说的就是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是佛成道二七日中在菩提树下定中所宣说的。《华严》到末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已经显示,西方净土啊! 是所有一切行门的归宿,是一切诸大菩萨共同修学的法门,这都在《华严》上看到的。《华严》到末后十地菩萨不离念佛,为什么地上菩萨都念佛呢?地上菩萨真正明白念佛成佛的事实,所以尽管在地前所修学的法门不相同,到登地之后没有一个不念佛的。这都是显示出这个法门的无比殊胜。我们有幸遇到,实在是非常的难得。正如彭际清居士所讲的: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次,不止是开经偈上所讲的“百千万劫难遭遇”,不止百千万劫,我们怎能够不珍惜呢?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 的概要,世尊讲西方净土的缘起、历史、因果、依正庄严,虽然经文不长,可以说介绍得很圆满,面面都说到了,使我们对于西方净土有了认识有了了解。佛劝导一切众生一定要依这一个法门,当生成就啦!
其次,又为我们宣讲了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。《观经》的缘起很特殊,韦提希夫人遭到家庭与国家的变故,感到人间无常,尝到了世间的痛苦,于是她犮愿想求一个清净的国土,无有一切灾难的处所去往生。世尊非常慈悲,佛并没有给她介绍哪一个地方,而佛是以神力将十方诸佛的刹土,都变现在她的面前,让她自己去观察,让她自己去选择。韦提希夫人非常的难得,她选择了西方净土——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这个选择使世尊非常欢喜,她的选择非常正确。夫人求佛指示她,应该怎样修行才能够生到极乐世界。于是佛在这一会上,将西方净土修学的方法,也就是念佛的方法(介绍出来),佛给我们讲的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这些念佛重要的原则都在这一部经上。不仅将法门详细说出,这就是“ 十六观”哪!从第一“日落 悬鼓”,到第十二观属于观想念佛;第十三呢,属于观像念佛;第十六为我们开示了持名念佛。佛说法,诸位要记住一个原则,就跟我们世间表演节目那个程序像仿佛,最好的一出戏一定排在最后——压轴戏,排在最后,所以最后就是最好的。那么念佛方法里面,这个压轴的是持名念佛,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持名念佛很容易啊!一般人总认为容易啊!大概就不是好的,好的大概就不太容易了,这个观念恰恰是错误的。愈是好的东西,应当是愈简单愈容易,才能够普度众生。佛又给我们说明九品因果的道理。这些开示目的无非是让我们往生的时候提高品位,这是《观经》的大致内容。
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开示,那就是世尊未说往生方法之前,先教给韦提希夫人要修三福,而且明白地告诉我们,这三福是“三世诸佛净业正因”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三世是讲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换一句话说,所有一切修行成佛的人全部都包括在其中,一个不漏啊!过去佛是这样修法的,以这个为基础 ;现在佛也是以这个为基础;未来佛还要遵守这一个原则,才能成就。那么我们晓得,一切诸佛修行成佛,法门很多啊!不止是一个念佛法门哪!所谓是法门无量啊!每一个法门都是成佛的法门,如果这个法门修学不能成佛,佛不会为我们说。佛出现在世间,换一句话说,世间人的聪明智慧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,佛不说,为什么呢?说了是累赘是多余的,那叫废话。佛为我们所说的是我们世间人没有能力解决的,没有能力解决的就是生死大事啊!也就是我们常讲的“了生死,出三界”,这是我们世间人——科学家、哲学家、宗教家都不能解决的。虽然在那个时候,印度有不少宗教修行的成果相当的惊人,他们有能力生到色界天、无色界天;有能力生到非想非非想天,但是不能出三界。实在说就是因为这个缘故,佛才出现在世间哪!世间人有能力出得了三界,那又何必麻烦佛到这个地方来呢?确实有不少人呢,想超越六道轮回,有这个意念,这个意念是好的,这个意念是正确的,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他觉悟了,觉悟之后他没有办法,佛出现在世间帮助这一些人,这一些人就是佛法里面常讲机缘成熟的一类众生。那么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,有没有念头了生死出三界,有没有念头做佛?这个意念哪非常重要啊!我们学佛,在佛法里面三四十年当中,我也走过许多地方,接触学佛的同学,问他:你为什么要学佛?为发财、为升官、为求平安,都是为着这个;或者是遭遇到逆境了,这才走投无路了,这才跑来学佛。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一个很了不起的人,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。他初到黄梅礼拜五祖忍和尚,五祖问他:“你来干什么? ”他说:“我来作佛。”这个很了不起,这个答复非常正确。你们今天到这里来干什么?这我们比六祖根性差远了,六祖学佛的目的是要成佛的啊!《无量寿经》你们念的很多了,你们看看法藏比丘——世饶王,他跟他的老师——世间自在王如来,他在他老师面前,你看看他那个口气,比六祖大得多啦!六祖只是作佛啊!世饶王:我要作佛,我要超过一切诸佛。六祖没有敢说我超过一切诸佛。六祖学佛是要作佛,他真的作佛了;世饶王他发心说他要作佛要超过一切诸佛,他也真做到了。你看世尊赞叹他“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”,超过诸佛。我们是什么心量呢?希望升官发财,希望家里老少平安,你看看这个目标多小啊!这哪里要作佛呢?世间人可以做到。如果你们念过《了凡四训》,《了凡四训》世间法,世间人啊!这不需要求佛了,世间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真的是鸡毛蒜皮的问题,哪里要进佛门来求呢?所以志愿不相同啊!这样小的心量,这一世的修行或者是生生世世的修行,成就也很有限哪!有很多人学佛,今生断恶修善,目的是什么呢?来生做个大富贵人,看到这个世间做大官的发大财的,对他非常羡慕,希望来生也跟他们一样,如此而已啊!心量跟目标太小太小了,哪里能够比得上古人呢?因此在修学实在讲呢,也就不要那么严格了,不必那么认真要求了。假如你的心量大、志向大,那你必须遵守佛的教诲,一定要从三福奠定根基,像我们盖大楼一样,三福是什么呢?三福是地基啊!地基打得坚牢啊!坚牢啊!我们这个建筑物才能成就。这也是让我们体会到,学佛从哪里学起,基础在什么地方,《观经》上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开示。
第三部经,就是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这个是在三经顺序来讲是佛最后说的。《弥陀经》的内容是劝我们选择这个法门,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。所以全经藕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,判教判得非常之好, 序、正、流通三分,三分都是劝信、劝愿、劝行。真是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们哪!无论你是已经选择这个法门 ;或者你没有选择这个法门,佛都劝你.这是佛的大慈大悲啊!佛总是把第一殊胜的法门教给你,那你不接受,是你自己的责任,不是佛的责任。佛已经教给你了,你不愿意接受, 那有什么法子呢!从理上讲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 凡是有佛性的,将来总要作佛,不过如果我们选择的法门不恰当,不契自己的根性,一定还要长劫轮回,还要受无量劫的苦难。到那个时候,你再修行遇到佛了,你会说“佛,你有这么好的法门,你为什么不告诉我,让我在轮回里吃这么多苦。耽误这么长的时间。”你也会怨佛啊!可是佛说:“我老早就告诉你了,你不相信嘛!你不肯听嘛!”那我们听了没话说了,这个责任在我们不在佛啊!不能怪佛啊! 一切诸佛为众生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 ,没有不劝人念佛求生净土的 ,只有众生不信,不愿意,不肯修学啊!那就没法子了。所以这个法门是有名的难信之法,信了就成佛,就这么简单,就这么容易,就这么稳当,信了就成就啊!那么这是三经。
这个近代,祖师大德们将《普贤行愿品》附在三经之后,这净土四经 。这是有真实的慧眼,魏默深居士决不是一个普通人,为什么呢?因为西方世界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,到实报土的上上品都是修普贤行的。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明白地为我们说出菩萨不修普贤行,就不能够圆成佛道,也就是说不能证圆教的佛果,要修普贤行才能证到圆教的佛果。其他这个一切大乘,你能够成佛,成的是别教佛啊!圆教佛一定要修普贤行。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个个都是修普贤行的,所以我们也明白了,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,西方极乐世界个个都是普贤菩萨。如果从五十一个阶级里面来说呢,初信的普贤菩萨、二信位普贤菩萨、三信位普贤菩萨,一直到等觉普贤菩萨,通通是普贤菩萨,通通是修普贤行的,所以《行愿品》非常重要。过去弘一大师,这在台湾一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,弘—大师写的“南无阿弥陀佛”那六个字,我看那个小的贴纸,大概全台湾每一个角落我都看到。弘一大师他老人家过去在世的时候,他的早晚课就念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他能够背诵不要看本子,他能够背诵,由此可知他念的很熟,他是依普贤行愿持戒念佛专修净土。这是近代专用《行愿品》来作早晚课的。
那么印光大师提倡的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那就更具慧眼。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:大势至菩萨与五十二同伦,这一句话非常重要,因为有很多人对净宗修学的方法都怀疑,认为依一部经就能成功吗?总怀疑这一部经恐怕力量不够啊!所以要学许许多多经论。这个观念错了,大势至菩萨就是专修专弘,他老人家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。实实在在菩萨所传的就是念佛法门啊!就是传给我们老实念哪!这五十二它重要在哪里呢?你真正明白这一句话的意思你就晓得,这五十二啊!是菩萨的位次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这五十个位次,再加上等觉、妙觉这五十二个位次啊!换一句话说,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他用什么法门修呢?一句南无弥陀佛,就成功了,经都不必要啊!一句阿弥陀佛能够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所以他说:“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”,(此一句为《圆通章》原文)。假是借啊!不需要用其他的经论、法门来帮助,通通用不着,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诸位想想看一句佛号能从凡夫一直到成佛,那何况一部经呢?何况三经一论呢?何况五经一论呢?哪有不成功的呢?这五经一论已经太多了,不少了,你之所以不能成就的原因不是经少,是你自己不老实啊!这毛病在这个地方,你不老实啊!你要老实啊! 一部经、一句佛号就成功了。
众生根性不相同,过去生中因缘不一样,有些人听到阿弥陀佛很欢喜;有些人听到阿弥陀佛不欢喜,他欢喜观音菩萨,不喜欢阿弥陀佛;还有一些人呢,喜欢药师如来,连观音菩萨他也不喜欢;有些人呢,喜欢地藏菩萨。那怎么办呢?阿弥陀佛真正是大慈大悲啊!没有分别,没有执着,阿弥陀佛没有说:你只有念我我才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,帮助你成就你;你念其他的经,念其他的佛菩萨我就排斥你,我就拒绝你,佛没有这个说法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•三辈往生》这一品经里面看到,这一品经里面分四大段,前面三段是专修净土的,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,上辈、中辈、下辈往生的 ;第四段呢,那真是大开方便之门,所有一切修大乘的众生,只要你回向求生净土,阿弥陀佛统统欢迎,这个很了不起啊!所以有些人一生都在念《地藏经》念地藏菩萨,听到我讲经啊,他来问我:“我要不要改啊? ”我说:“你不要改,你还是念《地藏经》,还是念地藏菩萨,发愿求生净土就行了。”《无量寿经》上有根据啊!佛说的话会兑现的,佛没有妄语啊!所以修学任何一个法门,只要你老实念。譬如说你念《地藏经》,你要老实念,生到西方的条件是一心不乱啊!《弥陀经》上所讲的心净则土净,这个是往生的条件,你念地藏菩萨念到一心不乱,念到功夫成片,求生净土,决定得生;你念药师如来念到一心不乱,念到功夫成片,求生净土,也一定得生。净宗法门广大无边啊!这是我们要体认的,同时我们也要学习的。为什么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呢?普贤菩萨的特色心量广大啦!就是经题里面所说的“清净平等觉”。普贤菩萨的心清净,没有污染哪!什么是污染呢?妄想是污染,分别是污染,执着是污染。菩萨心里头没有啊!平等决定没有分别,有分别就不平等了,有分别执着就不平等了,所以这个都是显示普贤行的特色。我们能够明白,能够体认,就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去学习,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。
大势至菩萨对我们最大的恩惠,就是给我们作了证明—— —门深入,这是成功的秘诀啊!方法他给说了两句话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这两句就是我们中国古德所讲的“老实念佛”。你要问:“什么叫老实念佛?”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这叫老实,这是老实的标准啊!我们这个念佛没成就,刚才我说了,原因就在不老实。怎么不老实呢?我们没有摄六根哪!眼往色尘上去跑;耳往声尘上去跑,六根还是攀缘六尘,还是起贪瞋痴慢,六根没有收摄啊!佛法修学,对于这一点非常重视;不仅是佛法,世间做学问的人也不例外。我们读《孟子》,孟子说过一句话跟大势至菩萨这个意思很接近,他说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”放心是什么?我们的心都在外头,什么叫学问呢?把你那个心收回来啊,把那个心收回来就是“都摄六根"。世出世间真正懂得做学问的人,可见得那个原理原则没有两样啊!我们如果不能把心从六尘境界里收回来,你的心怎么会清净呢?怎么会平等?你如何能得功夫成片、一心不乱?你这个心天天在外境跑啊!这是决定不能成就的。你在佛法里面无论如何修学,都是得一点有漏福报而已。我给你说有漏福报,我不加人天,为什么呢?来生你未必能做人,你未必能生天。做人的条件、生天的条件要五戒十善,你要认真修五戒十善,五戒十善最少要能打个八十分、九十分,你来生才能保得住人身;要想生天呢,还要修一点定,还要修慈悲喜舍——四无量心,这才能够生天,可见得生天的条件很苛刻啊!我们自己认真冷静去反省一下,我们具不具备这些条件?就晓得来生要得人身啊!来生要生天啊!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啊!
来生往三途里面去啊,这个大概机会很多。怎么晓得呢?贪心变饿鬼啊!想想看我们有没有贪心,贪财、贪名、贪色、贪五欲六尘的 享受,这都是贪心啊!贪心到哪里去呢?饿鬼道去啊!这学了佛了,世间法不贪了,贪佛法,贪佛法将来到哪里去呢?还到饿鬼道去,这贪佛法怎么也到饿鬼道去呢?贪心变饿鬼啊!不是说你把那个贪的对象换一换,你就能够成佛做祖了,错了啊!佛是叫你断贪心啊!不是改变贪的对象啊!所以佛法也不能贪啊!不贪佛法的人,他才能一门深入;凡是贪佛法的人,决定做不到一门深人。所以学佛的人我们要记住,要遵守佛的教诲,要断贪瞋痴慢, 这个东西不能有啊!有了这个东西就有毒了。什么东西最毒啊?贪瞋痴慢最毒,叫三毒啊!你这个心里头有毒了,外面这些毒再一接触,内里头又有毒,你这个毒怎么会不发作呢?毒一发作变成什么呢?变成癌症了,那就要命了,病根是从这么来的。里面三毒烦恼要是消灭了,外面毒来攻不在乎,里头没有毒,这个外面的毒害不了你。如果你要有大慈悲心,给诸位说大慈悲心能解毒,化解毒。我们在经上看到,诸佛菩萨他们也常常遇到魔障啊!恶鬼、毒龙来害他,佛菩萨以甚深的禅定,大慈大悲毒就化解了。我们现在这个社会,每天三餐就像经上说的,饮苦食毒啊!比从前的人可怜多啦!不要以为说现在人比从前人有福报,差远了,差太远了。从前的人身心清净啊!现在人虽然物质生活富裕了,富而不乐,富而苦啊!这才叫可怜哪!天天饮苦食毒,每一天用药物来解毒,那是解不了的。最好的方法——解毒的方法:清净心、慈悲心。你心地真正清净、慈悲什么毒都化解掉了,这是佛对我们的真实教诲。
那么由此可知,世出世间唯独佛的教诲是真实的。我们对佛应当尊敬,应当信受奉行,才对得起佛菩萨啊!我们对于佛菩萨的态度,要真诚、要恭敬,要学习菩萨的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这叫做礼敬诸佛。这个礼敬不是天天去拜啊!每一天在佛菩萨形象面前,拜上三千拜,拜上一万拜,心里面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是非人我,那这种礼拜一点用处都没有。古人形容啊,如同舂米啊!踏碓舂米。这个每天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喊破喉咙也枉然,为什么呢?你不是真正在学佛。学佛——向佛学习啊!佛存的是什么心?佛是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我有没有去学?学佛的行,也就是佛的生活行为,佛是无条件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尽心尽力啦,没有讲自己的享受啊!世间有慈悲的人,做慈善事业的人,慈善事业是什么?他自己享受啊!我好像是在上个星期,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,大陆上的,大陆政府现在已经注意到了,有不少人假借慈善的名义敛财,所以对于慈善事业要严格去管理,这个是正确的。这些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啊!所以佛给我们做了—个榜样,佛一生没有自己的财产。早年佛跟弟子们,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(xiu);晚年时候,由于弘法传道,弟子们也多了,接受居士们的供养,所以有讲堂有精舍,而讲堂精舍不是出家人的,产权是在家居士的,出家人没有这个产权的。 出家人——因为他们请佛来嘛。供养佛,佛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。佛给我们做的榜样啊!
佛法传到中国,历代的祖师大德都遵守这个原则。所以道场叫十方常住啊!不是个人的,十方常住。但是现在在台湾的现象,当然也有它历史背景事实所造成的,出家人都有所有权啊!这个非常非常不好啊!出了家了,你看一般讲说出什么家呢?田宅之家。我离开家,离开家之后又建了好多房子,所有权状(证)拿到了,自己名字签上 去;又入了家了,比自己那个家还要大,你看,出了小家入了大家,自己还标榜出家,这个话说起来真的难为情啊!不知道他怎么说得出口啊!可是在目前这个社会的现象,十方常住没有了。我们是出家人,到个寺庙去挂个单,人家不答应你啊 !吃一餐饭,人家也不招待你了,逼着没有办法,找信徒去化个小缘,自己去盖个小庙,福报大的慢慢就扩充到大庙了。这都是不如法,为什么呢?心不清净啊!所以事实摆在我们眼前,台湾佛教最近这四五十年来,真正念佛往生瑞相非常好的,有站着走的、坐着走的,预知时至没有病苦,都是在家居士,出家人里面我们没有见到一个啊!临终走的这样潇洒,这样自在的。什么原因呢?没有出家,在家好修行哪!出家,最初出家那个发心是好的,一出家之后变质了。这是我们要特别提醒自己的,尤其是出家同修。佛门有个俗话说“地狱门前僧道多”,我们要小心谨慎啊!不要发了好心出了家,将来到哪里去往生呢?到阿鼻地狱去往生,那才叫冤枉啊!出家人造地狱业太容易了;在家人不容易啊!出家人太容易了。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,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我们的前途才出现一片光明,你真正才能得到身心自在啊!你不肯放下,麻烦就来了。所以总要记住佛给我们讲的,佛不会骗我们,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哪!这个五条你只要有一条放不下,堕地狱的机会就很多。一定要把它放下,在家修行也不例外啊!在家人事上他不能离开,心里头不能执着,这是在家修行的高明处啊!事上财色名食睡在家人他的范围很小,换一句话说,妨害并不深重。出家人寺庙大了、信徒多了、供养多了、知名度高了,麻烦就来了,如果在这上面起了贪嗔痴,必堕地狱。所以出家人堕地狱机会比在家人多,不晓得要多上多少倍 呀!不只是“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”啊!不只是如此啊!那么由此可知,这已经出了家了,换一句话说,地狱里头已经挂了号了。
宋朝时候有一个莹珂法师,虽然出家,不守清规,造作的罪业很多。这个人呢聪明。他自己常常看看经,反省反省自己的行为,知道自己一定会堕地狱。这一听到堕地狱啊,他就害怕了,就恐怖,向同参道友请教:我还有没有救啊!同学们也难得也很慈悲,告诉他念佛求生净土,跟他讲许多念佛往生的这些事迹。他听了之后非常感动,于是自己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,求生净土。念了三天三夜,不吃饭、不喝水、不睡觉,他心诚啊!心真诚啊!他真的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阿弥陀佛告诉他:“你的寿命还有十年,你十年好好的修行,等到你寿命终的时候,我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。”莹珂法师听了之后就向阿弥陀佛要求,他说:“我的业障重、习气很深,经不起诱惑,外头的一来诱惑我,我又去造罪业了。我还有十年呢,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,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就跟你走。”他提出这个要求。阿弥陀佛很慈悲啊!阿弥陀佛说好,那这样好了,三天之后我来接你。”他很高兴,把门打开,告诉大众:三天之后我就往生了。寺庙里面大众都不相信他了,你这个恶人,无恶不作,破戒、犯戒,怎么三天之后你就能往生?好在三天不长嘛,我们就等三天看你往生不往生。那么到第三天,他洗了澡,换了新衣服,在课诵的时候要求大众,今天课诵改念阿弥陀佛,念佛号,念《弥陀经》念佛号,送他往生。大众也很欢喜啊!那你今天真的往生,我们今天早课就念《弥陀经》念佛号。经念完了,佛号才念了十几声,他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,他看到了,阿弥陀佛来接他了,向大众辞行告别,他就往生了,没有生病啊!由此可知,只要你的心真诚,就能感动阿弥陀佛。十年的寿命不要了,提前到极乐世界去,真正觉悟的人,真正聪明的人啊!没有这样的决心,没有这样的毅力,我们要不堕落,很不容易啊!所以这是前人有样子做出来给我们看,我们要牢牢地记住,要认真地修学。
那么《观经》三福是修学的基础,决定不能够疏忽。三福第一福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”。这四句话诸位仔细想一想,不就是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的纲领宗旨嘛!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就是详细讲解这四句而已啊!所以我过去常常在讲习当中劝导大家:我们修学大乘,是以地藏菩萨作基本、基础。地藏菩萨教给我们“孝亲尊师”,从这个基础上再提升发扬光大,就是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。大慈大悲是孝亲尊师的扩大,就像《大乘菩萨戒经》里面所说的“孝顺一切众生”,这个就是观音菩萨的慈悲。慈悲要有智慧,如果没有智慧,慈悲会带来灾难,会带来祸害,所以要智慧。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,而能够将孝敬、慈悲、智慧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世、待人、接物,就是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啊!代表实行啊!认真去做,那个做的原则前面三位菩萨作代表的。那么这在中国大乘佛法里面四大菩萨代表这个意思。所以我们就明白了,我们能够孝亲、尊师、重道就是礼敬称赞地藏菩萨;我们对人 、对物——对一切动物能够大慈大悲就是礼赞观世音菩萨;我们处世待人能够理智不动感情,这就是礼赞文殊师利菩萨;我们对于佛的教诲能够认真的奉行,这就是礼赞普贤菩萨。如果你不懂这个意思,不能这样去做,到大陆上朝四大名山,空跑一趟啊!白受辛苦啊!去朝山的人很多啊!我到大陆去了很多次,这四大名山十大道场我都没去过。这些大道场的老和尚都写信来邀请我,我没有时间去。 我对于四大菩萨天天礼赞啊!不必走那么多路啊!不必受那么多辛苦啊!套一句基督教的话 “这菩萨与我同在啊! ”(掌声)
所以我们同修一定要晓得,我们供养佛菩萨形象真实的意思,是让这些形象时时刻刻提醒我们。地藏菩萨的形象提醒我们孝敬;观音菩萨的形象提醒我们慈悲;文殊提醒我们理智;普贤提醒我们要老老实实去做。佛教里头没有迷信啊!如果你把他当神明去看待,天天去 贿赂他,怎么贿赂呢?香花、水果供养,看我供养你,你要保佑我,这叫贿赂啊!有条件的,这种心就是恶心,瞧不起佛菩萨、污辱佛菩萨,听说佛门这一本万利啊!施一得万报啊!我今天供养佛菩萨一百块钱,明天就得一百万块回来了,佛菩萨就保佑我了,岂不是污辱佛菩萨吗?佛菩萨也变成世间贪官污吏啦! (掌声)
我们一定要晓得,所以佛门里面所有一切的设施连同建筑,都含着有很深的教育的意义,佛菩萨造像都表现出教育。所以佛的像,《大藏经》上有《造像度量经》,要把佛的像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造出来。那个相好,果啊!见到这个果报,就想到因啊!对我们是这样的启示啊!让我们晓得修好的因才得好的果报,用意在此地。我们因为时间不长,不能详细跟大家报告。那么这个表法的意趣,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疏钞》里面就说的很明白。灵椉(cheng)父(fu)的《地藏菩萨本愿经注解》里面也说得很清楚。所以一定要懂得它表法的意义,我们供养佛菩萨形象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,它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。那么我在《认识佛教》这个小册子里面也略略地提了一点,诸位要想多知道呢,看《华严经疏钞》。
像一般寺院,台湾的寺院建筑的这个形式不如大陆,大陆这个寺院的建筑,表法的意思很完整。像一进山门,有天王殿,天王殿里面供的是弥勒菩萨、四大天王,这是让你入佛门。它表什么意思呢?一入佛门你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佛,你才能够接受佛的教诲。所以一进山门第一个看到布袋和尚——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那个形象特征 哪,这肚皮很大,满面笑容。这个意思就是表示,学佛呢要能够容人,要能够容物,要能包容;要能以欢喜心对一切众生,他代表这个意思,这才能学佛啦!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慈悲为本呢!弥勒菩萨代表这个意思啊!四大天王就是代表的方便为门。我们见到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叫我们要发慈悲心哪!我今天在华莲参观了一些这个石雕,雕 的是好,可是弥勒菩萨造像雕得也不错,手上拿那个元宝,俗不可耐啊!这弥勒菩萨手上是拿念珠啊!劝人念佛啊!这个重要啊!这是什么?没有念《无量寿经》。你看《无量寿经》后半部,世尊把这个法门咐嘱给弥勒菩萨,要弥勒菩萨拥护净土法门,拥护修学净土的这些众生,他有责任。所以弥勒菩萨手上拿念珠是正确的,怎么可以拿个元宝呢!拿个元宝你们想,假弥勒菩萨不是真的,真的弥勒菩萨手上是拿念珠的,那是假的冒充的。
那么四大天王:东方是持国天王,持国表示负责,就是教给我们,我们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,一定要认真负责,这个是东方天王教给我们的;南方天王叫增长,增长是进步,要天天求进步,佛法里面讲精进,儒家讲日新又新。这个社会永远是前进的,永远在进步,所以学佛的人要天天求进步,不进则退啊!西方广目天王,北方是多闻天王,要能够达到前面两个目标,那你一定要有学问,要有经验,所以要多看多听,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!广目天王、多闻天王教给我们的。所以它代表很好的教育的意义啊!这天王手上啊,拿的有道具,用意也很深:持国天王拿的是个琵琶——乐器,代表什么呢?代表的是认真负责做事情,要能懂得中道,不能过也不能不及。你看那个琵琶的弦,太紧了弹它就断掉了,太松了就不响了,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,它的音色就美了。这就是教给我们,这个认真负责要懂得中道,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,它表这个意思;南方天王教我们求进步,他手上拿的剑,剑代表智慧,慧剑啊!能断烦恼啊!表这个意思;西方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条龙,龙缠在身上,龙是变化的动物,这就告诉我们,我们接触的社会,一切人一切事变化多端哪!你要仔细看清楚啊!不可以疏忽啊!表这个意思;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伞,伞代表什么?防止污染,要保护你的清净心,不可以被五欲六尘污染。你们想想看,这个天王殿里面这个四尊像,表的意思多好啊!可惜现在呢,都把他当作神去看待,每一个神前面放个香炉,烧几支香放在那里污染他,香烟去污染他,你说糟糕不糟糕,都搞错了。
所以诸位要晓得,我们佛门里面所有一切的设施,就像一个博物馆一样,它是教学跟这些艺术相结合,也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艺术化的教学。不用说一句话,带你去一看,你心里就明白了,心就清净了,就开智慧,就伏烦恼,这个断烦恼做不到,伏烦恼确确实实能做到,所以你就晓得佛法教学高明啊!我们现代的人,不过是最近三十年来,才提倡到艺术,我们中国这个佛教的教学,几千年前就已经走向艺术化了。所以佛家的雕塑、绘画、美术、音乐乃至于建筑都与教学有很深很密切的关联。这是我们一个学佛的人不能不懂啊!不能不知道啊!我们有这样好的东西,你说被一般人误会了,这冤枉不冤枉啊!我们佛弟子有责任,一定要为大家讲解清楚。说明白了,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佛法了,包括外国人,包括外国的基督教徒、天主教徒、回教徒热爱佛法啦!所以我劝他们修学,都会生欢喜心,都能够接受。修学佛法决定不违背他的信教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 (掌声)
